首页

sm优美视频网址

时间:2025-05-22 18:50:02 作者:针对贵州大方县山体滑坡 自然资源部将地质灾害防御响应提升为Ⅱ级 浏览量:15922

  中新社三亚8月14日电 题:探访中国首座公共科考码头:打造深海科考“服务站”

  作者 张月和

  8月13日,在位于三亚南山港的中国首座公共科考码头,“沈括”号科考船船长郭勇为带领船员起锚出海,开启新一轮海洋科考行。

8月13日,“沈括”号科考船自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起锚出海。张月和 摄

  三亚南山港是中国距离千米水深海域最近的港口,科考船从出港到抵达深海,仅约100海里。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南山港成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布局深海科技产业的重要板块,功能定位由货运港转变为“科考母港”。

  2021年,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简称“公共科考码头”)开工建设,今年7月1日,码头正式进入试靠泊阶段。从空中俯瞰,公共科考码头背靠南山、面向南海,码头沿岸的泊位上停靠着大小不一的科考船。

  三亚南山港码头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沈悦介绍说,公共科考码头分为科考船泊位区和保障区,总新增泊位岸线473米,新建了公共科考泊位、科考船维修保障泊位和滑道,通过滑道可将科考船拉到岸上完成维保工作。目前,三亚南山港整个港区均已作为科考船停靠码头使用,可满足目前中国最大的主流科考船型靠泊。

  “沈括”号是三亚南山港的“常客”,临近深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是公共科考码头吸引众多科考船靠泊的重要原因。船长郭勇为说,从南山港出发前往南海千米水深海域,一天之内即可往返一次,为科考船节省了大量航行时间和成本。

图为航拍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公共科考码头的特点在于其面向所有科考船和科研单位、企业、高校等开放,并针对深海科考需求打造了集成式的服务配套和相应的基础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

  “以往的科考码头大多专供业主单位使用,公共科考码头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沈悦说,部分小型科考船所属企业没有专用码头,在签订协议并缴费后即可使用公共科考码头,省去了靠泊专用码头层层审批的过程。

  公共科考码头还可提供船舶租赁、航次共享、船舶保障、材料加工、科考实验、生活保障等6项服务。如科考实验方面,码头新建了4座面积900平方米至3300平方米不等的科考实验室仓库,其内部均配备了开阔场地、隔间、桁车设备、冷库等基础设施,简单的设备调试或实验可直接在码头进行。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共科考码头布设了一个实验室,专用于海底数据舱服务器算力的调试。该公司项目建造经理李彩斌说,公共科考码头在场地、人员、生活保障等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便利,配套基础设施可以辅助完成重达500吨的水下设备的上岸维护。

  “随着深海科考的不断深入,科考船对公共科考码头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沈悦说,公共科考码头试靠泊以来,时有泊位全满的情况出现,这对码头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公共科考码头还将继续提升泊位等级和数量,以满足更多、更大型科考船的靠泊需求。(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背后

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伍映方把工匠精神融入代表履职的全过程,带头组织、参加弘扬工匠精神宣讲,并积极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等,就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课题开展分析调研,主动收集汇总民情民意40余条。

最高法:贯彻从“治罪”到“治理”理念 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

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大数据平台,“本年矛盾纠纷类型统计”栏目十分醒目。记者看到,“劳动争议纠纷”位列榜首,已有124件。“矛盾数量较多的领域,我们要求社区开展针对性排查,不掩盖矛盾,不回避困难。”孙安滨补充说,“调解成功的纠纷,一个月内我们会开展回访,居民也可通过小程序进行评价。考评严一点、了解细致一些,都是为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余承东职务调整后公开露面

万和证券分析师李秉轴表示,近期A股持续上涨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改革利好的提振,叠加农历春节期间出现较为亮眼的经济数据,对投资者信心有所提振;此外,从估值的角度考虑,在经历此前的调整后,A股估值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仍处于偏低水平,这使得A股市场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拜登:美国将“很快”向加沙空投物资

长白山11月29日电 (高龙安 金乔)29日,长白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鹏介绍,新雪季,长白山将扩大景区承载能力,开通长白山“雪国专列”,升级打造雪雕版“云顶天宫”“青铜门”等,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长白天下雪”主IP。

“十四冬”花滑公开组冰舞比赛收官 王诗玥/柳鑫宇夺冠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工程传播专委会成立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洲教授主持。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孟令耘宣布工程传播专委会成立。他指出,工程传播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新闻传播和工程研究交融的新领域、是科技新闻传播的新平台。希望专委会依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强大学术资源、媒体资源和广泛影响力,在工程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积极开展工程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工程传播学科的建立和完善,依托工程、围绕工程、服务工程、超越工程,为工程发声、为行业发展助力、为公众福祉负责,不断提升大国工程和国之重器的公众认知和工程形象建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