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香奈优姬女s

时间:2025-05-22 23:38:10 作者:以色列军队向多国外交官鸣枪警告 中方回应 浏览量:28768

  中新网南京9月18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23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当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

18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泱波 摄

  此次展览共有百余幅版画作品,分为“铁蹄之下”“南京浩劫”“抗争到底”“万众一心”“记忆传承”5个系列。

  “铁蹄之下”系列精选了中国美术馆珍贵藏品《怒吼吧,中国!》、江苏省美术馆珍贵藏品《负伤的头》等21幅作品。该系列作品以入木三分的遒劲刀法和线条,刻画了奋起反抗、抵御外辱的中国人民的形象。

18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泱波 摄

  “南京浩劫”系列精选的15幅作品,来源于版画家程勉耗时30年创作的《血寰——南京大屠杀系列木刻组画》,由14幅小尺度版画和1幅高1.2米、长2.5米的主体性画作组成。

  “抗争到底”系列,包含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版画精品中精选的《夜行军》,以及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版画中精选的《末一颗子弹》等17幅作品。该系列描绘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图景,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8日,“永远的铭刻——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泱波 摄

  “万众一心”系列,涵盖了中国美术馆精选的《以更大的胜利迎接1940年》,以及江苏省美术馆精选的《烽火岁月——小兵张嘎和玉英在白洋淀上》等9幅作品,展现了抗日根据地民众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记忆传承”系列展出的69幅作品中,有61幅为截至2021年底在册在世的6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木刻肖像,取名《幸存印记》,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1位版画家和时间赛跑、用刻刀留存的珍贵作品,目前收藏于纪念馆。

  另有8幅作品,包括采用三联画构图表达国家公祭仪式主题的《和平颂》,以及《学生敲响和平大钟》等,描绘了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此次展览集合了不同时期的优秀版画作品,体现了版画艺术家的时代担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后人更应勿忘历史、共创未来。(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上海7月30日电(范宇斌)30日,“相聚上海·携手未来”——2024中美青少年科学创新探索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上海市普陀区半马苏河会客厅举行。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倪前龙、上海市青联主席邬斌、上海海外联谊会副总干事徐焕之、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普陀海外联谊会会长魏静等出席开营仪式。

风清气正 务实高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会风观察

2023年9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猴痘病毒分支Ⅰb变异株,疫情逐步扩散至周边国家,造成持续性社区传播,并存在扩散到非洲以外国家的风险。现有数据表明,分支Ⅰb变异株感染后引起的症状可能比分支Ⅱ型更加严重,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馆藏文物是文创的根基。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围绕展览主题特色,开发设计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比如南京博物院打造“古希腊文明”系列、“无尽藏”系列、“陈之佛花鸟”系列、“博趣玩”系列等文创产品,使文物以更加亲切、生动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文创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让观众穿梭时空,从过去到未来,延续博物馆的文化体验,也让博物馆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在深圳出台

当日举行的第二次协作联席会上,四州市文旅局负责人就合作机制、合作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旅游协会和文旅企业代表就企业现状、发展情况和意见建议进行发言。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崔宣接受审查调查

2023年11月4日,“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中国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具备了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