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m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时间:2025-05-22 13:35:06 作者:第一观察 | 总书记为用“拳头产品”夯实制造业基础鼓劲赋能 浏览量:87545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

  建议用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

  近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陆续公布,“上岸”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长期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因此非常关注硕士研究生的招录方式。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吴仁彪带来了用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的建议。

  硕士研究生初试复杂程度远超高考

  吴仁彪表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已经逐步实行“申请-审核制”,硕士研究生则采取初试加复试的方式,其中初试主要采取笔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方式。

  吴仁彪在调研中发现,硕士研究生初试规模约为高考人数的一半,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人数近450万,但初试的复杂程度却远远超过高考。“高考主要采取国家或省市统一命题方式,命题科目很少。研究生初试除了极少数统一命题科目外,还有大量自命题科目。”以2024年为例,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仅25门,但自命题科目有28874门,涉及879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自命题科目33门,5个单位150门以上,最多的单位170门。

  自命题初试存在明显弊端

  吴仁彪表示,研究生考试属于国考,但正因为有如此多的自命题单位和科目,所以每年各命题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压力巨大,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对此,教育部2024年2月5日下文(教学司函【2024】6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问题整改工作。

  “自命题初试最大的好处是通过个性化命题,选拔更优秀的人才,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吴仁彪分析,各单位自命题考试参考书通常为本单位本科生教材,对外单位考生不公平。其次,自命题科目太多,导致工作量太大,也容易通过个性化辅导泄密。同时,阅卷人全部来自命题单位,容易衍生腐败。“因为各招生单位考卷不一样,自命题初试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调剂招生,也不利于划全国初试合格最低线。”

  可分步实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一命题

  硕士研究生考试怎么考?吴仁彪建议,硕士研究生招生由于有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因此可以适当区分定位。高考既有全国统一命题的,也有各省市自己命题的,保留个性化发展空间,值得借鉴。

  具体来看,初试看基础,因此尽量采取统一命题方式,由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统一选定考试参考书。各省市考试院分工协作,负责部分命题工作,原则上承担本区域内学科或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在全国处于前列的命题任务,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也可以参与指导。吴仁彪表示,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和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复试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开展个性化考试。各招生单位可以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复试参考书,面试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吴仁彪建议,硕士研究生初试统一命题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做法,如对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在100以上的先统一命题,再推广到50和20。授权点数在20以下占自命题科目数极少,可以继续采取自命题方式或多单位联合命题方式。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统一命题考试科目采取统一阅卷方式,防止阅卷腐败问题;可以借鉴高考模式,各招生单位既可以采用统一命题试卷,也可以自命题,给高水平大学更大自主权。——吴仁彪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当一对夫妻的名字,镌刻在同一块遗体捐献纪念碑上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和国家第八次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也是首次由国务院表彰调整为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深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党的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催人奋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史上又一篇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重量级企业布局支付市场 使用体验与主流支付平台相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具有“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具有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国存在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等等。这些都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正是这种突出特性,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中国古代既强调“天下一统”又重视“因俗而治”,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等治理理念,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既争取民族平等又承认民族差异、按照民族发展规律处理民族问题有着高度契合之处。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作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家国情怀、大一统传统被充分激活,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滋养。

台湾制造业景气未明 去年12月受雇人数年减4.8万人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在经济总量持续做大的同时,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提升至100%,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

中马50·以心相交绘画比赛得奖作品在吉隆坡开展

同时,该省要鼓励支持专业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通过“认亲帮扶”的形式,为困境儿童创造有利其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完)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绿道,可以简单理解为绿色的道路,是城市里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空间。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快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完善绿道服务设施,着力为群众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绿色出行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城市绿道9万余公里。其中,按计划今年各地应建设绿道4000公里,目前已开工近3000公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