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足恋网站导航

时间:2025-05-22 17:34:18 作者:中国佛光寺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 浏览量:47138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记者 陈静)夏氏外科、朱氏妇科、陈氏儿科……8日,在上海市中心人流最密集的地铁站之一——南京东路地铁站的文化长廊,16个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场亮相“医道传承——非遗映象展”。

“医道传承——非遗映象展”8日在南京东路地铁站开幕。(中新网记者 陈静摄)

  在数十米的文化长廊橱窗里,不同流派中医的历史、珍贵的中医老物件、中医古籍等吸引了来往民众驻足观看。蔡氏妇科项目展示中,一幅“急公好义”金线软匾引人注目。据悉,此匾历经浩劫,由蔡氏妇科传人蔡小荪珍藏60余年,将其捐赠给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介绍,在淞沪抗战期间,虽然蔡氏妇科传人蔡香荪先生自己的住宅被日寇炸毁,但他仍组织了两支救护队参加对军队和民众的救治,这展现了中医大家的家国情怀。在陈氏儿科项目的展示中,有一根古老的银针。贾杨告诉记者,这根银针有两种作用:可治疗孩子口腔疾病,还可以刺激穴位。

观众在仔细观看展览。(中新网记者陈静摄)

  在项目展示中,记者看到了黄墙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黄墙朱氏一指禅推拿是国家级非遗朱氏一指禅推拿的一个分支。朱氏一指禅推拿传承近百年,以朱氏独创的一指禅推摩法为主要手法,集中医理论、手法、功法、疗法与心法为一体。记者看到,橱窗中展示了一个练功袋子。据介绍,朱氏一指禅推拿的传承者需同时练功,功法就是做推拿的基础。朱氏一指禅推拿传人朱鼎成当日对记者介绍,练功时,手指在8寸长、4寸宽的米袋上不断揉推,一分钟要达到约120下,每天练5个到6个小时,一年后,米袋里的米要被推成米粉。

  贾杨介绍,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来自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伤科、喉科和中药8个专业的16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通过集中展示,体现海派中医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内涵,让南来北往的人们在匆匆行色中近距离了解中医药,感受海派文化、中医药非遗之美,领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朱氏妇科传人董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道传承——非遗映象展”给中医和民众之间搭建“桥梁”,让民众直观、清晰地了解海派中医及流派传承,特别有意义。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为观众讲解。(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供图)

  据悉,“医道传承——非遗映象展”是上海地铁“非遗进地铁”品牌的一次重要活动。上海地铁方面当日表示,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上海地铁致力于打造“有温度,有情怀,可阅读”的城市“第二空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过往民众在出行中了解非遗技艺,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在采访中,贾杨透露,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海派中医药文化艺术大展,以艺术形式展现中医药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中医药文化。(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杭州亚运会)全红婵女子10米台登顶 中国跳水队再入两金

引洮供水工程带来的不仅是“救命之水”,更是“致富之水”。时隔11年,在总书记的关心下,这项利民工程结出累累硕果。9月11日,来到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引洮供水工程情况汇报。来之不易的洮河水,该如何管好用好,让一河清水润泽陇原大地?

内蒙古发布两项氢能产业重要文件

赵菁说,随着传统植物药近年来走俏国际,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中国、东南亚地区扩展到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传统中医药与别国传统医药的市场竞争日益加深,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美丽工坊”催生美丽事业 湖南益阳托起残疾妇女就业梦

成都10月7日电 (记者 岳依桐)今年国庆假期文博游热度依旧。在四川,“古蜀文明游”十分火爆,各地游客前来领略古蜀文明魅力,进一步感悟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内涵。

(身边的变化)年轻人“进村热”折射浙江乡村之变

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告诉记者,如今,绣球被视为和平、友好、吉祥的象征物,成为广受欢迎的伴手礼,订单纷至沓来。

2024“奏响中国”课堂乐器教学论坛在沈师成功举办

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了解到,重庆市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合理利用的原则,将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涌现出许多“小微湿地+”建设典型案例,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