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冷天使女王

时间:2025-05-22 16:35:59 作者:国家林草局:多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浏览量:87612

  中新网宜昌3月27日电 题: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记者 郭晓莹

  又到放流季,一批子二代中华鲟将陆续踏上“回家”的旅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博士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揭秘这些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如何“学习”适应自然环境。

  2023年9月至10月,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分三批次对成熟的中华鲟亲鱼进行繁殖,共繁殖中华鲟鱼苗120万尾,培育成放流规格苗有50余万尾,繁殖数量创40年来新高。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是中国首个因大型水利工程兴建而设立的珍稀鱼类科研机构,也是这些中华鲟宝宝的“产房”和“幼儿园”。如今,中华鲟幼鱼进入稳定成长期,科研人员每天喂食、清污、测量水质、检查鱼类活动情况和健康状态。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养殖车间。受访者供图

  这些被精心呵护的中华鲟能顺利适应自然水体吗?它们该如何应对不一样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

  首先是水环境。杜合军说,中华鲟研究所已将循环水养殖模式引入中华鲟早期苗种培育过程中,可更加精准地控制水质和水温。“暂养池的水取自长江,水质水温跟野外保持一致,就是在模拟中华鲟的野生环境,给它们留足‘适应期’。”

  中华鲟生于长江,长于大海。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能够监测到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这也表明,子二代中华鲟能够主动适应海水环境,与野生中华鲟具有同样的降河洄游特性。

中华鲟幼鱼进入稳定成长期。(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其次是饵料。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偏肉食性鱼类,天然水体中的中华鲟,幼鱼期主要摄食营底栖生活的动物。杜合军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活饵存在供应稳定性以及病源携带风险,因此中华鲟幼鱼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我们在安全可控条件下,筛选出适合中华鲟的开口饵料,并探明了培育过程中的最佳投喂及渐进式转食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华鲟仔鱼的存活率。”杜合军说,经过严格筛选的开口饵料具有良好适口性、促生长效果显著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鲟仔鱼的饵料来源保障以及健康培育增加了新途径。然而,中华鲟吃天然动物饵料的习性并未因为转换为人工配合饵料而丢失,一旦遇到天然动物性饵料,它们不需要驯化就能自然适应去觅食。

杜合军观测中华鲟鱼卵生长发育情况。(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面对即将放流的中华鲟幼鱼,杜合军虽有不舍,但也充满期待。他说,人工繁殖及放流是鱼类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对野生资源形成持续补充。他希望多年后能看到中华鲟回到这片水域自然繁衍,让种群永远延续。(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陕西:海内外近七千名跑者享自然之美 激活赛事经济新业态

清徐县委副书记、县直工委书记岳兔立介绍,近年来,清徐县紧扣太原市“六地”发展定位,锚定“建设中心城 奋进新征程”目标,奋力拓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格局。“国际休闲慢城、中华醋都葡乡、三晋文化水镇、太原花园客厅,一张张城市名片,喜迎八方来客。”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是坚持实施机制创新。加强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统筹调动、高效配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社会创新资源,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形成定位明确、分工合理、资源统筹高效协同的专项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前世界经济论坛主管:中国为促进普惠包容的全球发展提供方案

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于2017年创建,陈越光有机会连续几年都和汪德迈先生在巴黎开会,“每次会议结束汪先生都拒绝送他回家,我们总是目送这位九旬老人独自离会场走向不远处的地铁入口,他孤独的背形消失在茫茫人群中。”“汪德迈先生和汤一介先生两位前辈都已作古,他们也会消失在历史的路口吗?”陈越光自问自答,“我想不会,因为他们的学术探索对今天还有意义,因为他们留下的问题今天依然直指人心。汤先生的问题是:我们能既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又深刻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吗?汪先生的问题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对汉文化圈将在明天世界上所起的作用,可作何种期待呢?”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譬如,当地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承载主体建设为契机,积极对接温州海关,启用温州市首个海关原产地证书便利化24小时自助打印服务,并在温州全市推广。同时还创新推出“双保·外贸区块链秒贷”产品,解决外贸企业资金难点,加强外贸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已惠及22家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469.63万美元。

如何拯救“玻璃人”?血友病药物研发瞄准预防性治疗需求

目前,泽州县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整治与盘活模式。比如,实行土地流转运营,允许宅基地通过作价入股、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获取收益;开展退出利用,明确农村宅基地可采取无偿、有偿等方式退出,用作公共服务建设、复垦指标置换、入市交易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