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s男m系列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2 17:57:36 作者:湖北襄阳:麦田机声隆隆 确保颗粒归仓 浏览量:34625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电 题:22个月后再赴“天宫” 蔡旭哲成中国重返太空用时最短航天员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仅过去22个月就再赴星辰之约,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名单公布,蔡旭哲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一次,航天员蔡旭哲将首次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90后”航天员飞向太空,刷新中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

  名单公布后,蔡旭哲带领队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记者见面。2022年,蔡旭哲正是在这里首次公开亮相。彼时,他是神舟十四号乘组中唯一的“新面孔”。首次遨游太空,蔡旭哲就经历了6个月的在轨飞行。

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在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图为航天员蔡旭哲。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执行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他和队友见证了诸多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时刻,被称为“最忙乘组”。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参与并见证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亲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的历史时刻,实现首次舱外救援验证、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蔡旭哲称,他们经常忙得废寝忘食。工作量大时,光是在舱内手动拧螺钉,每天就要拧1000多个。

  太空中忙碌充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蔡旭哲又要接过“神舟家族”的飞天接力棒。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面后,蔡旭哲曾说,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如今,这一愿望即将实现。

  “两年前是我的圆梦之旅,第一次进入太空,当时的心情是充满了好奇和新鲜。”蔡旭哲说,这次是第二次飞行,面临新任务,担任新角色,不仅要磨砺好自身技能,还要照顾好两位新队友,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

10月22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中新社发 汪江波 摄

  在蔡旭哲看来,虽然与两位“90后”队友存在年龄上的差距,但大家都朝着共同目标,一起奋斗、一起奔跑。

  “我们在一起备战训练已有一年多了,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最顶格的标准。”蔡旭哲在当天的见面会上说,在训练中,两位队友勇敢、自信、阳光、乐观,和他们在一起,自己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年轻。而在两位年轻队友眼里,这位指令长话虽不多,但心里有数,看问题总能抓住关键,找准要害。

  这次任务中,神舟十九号乘组将面临一些新挑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以及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实验、新项目。“一想到这些,心情非常激动。”蔡旭哲说。

  令蔡旭哲期待的还有空间站里的“太空菜园”。首次飞天时,他携带了一些生菜、西红柿和小麦种子。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这些植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空间站舱内增添了绿意和生命力,尤其是太空生菜长势良好,成为“太空餐桌”上的一道菜。“刚开始是消遣,但是养着养着就有感情了,长出来以后感觉非常亲切,好像自己没有走远。”蔡旭哲曾在采访中说。自称“资深太空菜农”的他期待着“太空菜园”在新的飞天之旅中带来惊喜和陪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己生肖属龙,另两位“90后”队友均属马,蔡旭哲给这次的新组合取名为“龙马乘组”,希望在天上展示好“龙马精神”,圆满完成神舟十九号任务。(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白银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为8%

金土根想起来,这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墨西哥小伙,来过好几趟。安德智总是抱着个笔记本,跑到村里一家家做山核桃的电商,记录着他们怎样把当地传统的农产品做成更多人喜爱的零食。

(身边的变化)2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怎么做,做什么?

9月20日,广州发布购房新政。从政策变化来看,主要涉及两点:其中限购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即非限购区的范围扩大,番禺、黄埔和花都三区纳入非限购区,这就使得此类区域后续购房没有限购的约束,增加了此类区域的购房热度。此外,外地人购房政策进一步放宽,从过去的5年社保变为2年,明显减少了外地人在广州购房的时间等待成本。

海信网能史文伯:要约收购控制科林电气,意在定位海信能源产业总部并扎根石家庄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表示,目前的定价机制中,平台掌握着定价主导权,司机、运力公司等行业组成部门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并不高,行业一直呼吁建立定价协商机制。

两岸青少年相聚浙江温岭:切磋拳技“不打不相识”

为更好地推广三门青蟹,早在2011年,谢碧波便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产业,成为当地第一个开网店销售青蟹的“吃螃蟹的人”。“当时恰逢电商行业与生鲜物流兴起,借着这个契机,我想把家乡的青蟹卖向全国各地。”谢碧波说。

随遇而安“懒人游”

李广苏一岁半的时候,家里种了一棵柿子树,一直生长茂盛。后来他到外地上学、工作,不能经常回家。“他跟我说,妈妈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柿子树。”李广苏的母亲徐桂兰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