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脚论坛网站

时间:2025-05-22 16:29:12 作者:江苏高邮:运河古驿焕新颜 浏览量:64686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又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体现了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决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开放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变化、实践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最现实、最鲜活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大思政课”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将丰富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全新的多维度、宽领域、立体化的教学体系。思政课的开放性体现在自身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与生命系统类似,思政课系统也必须不断与所在环境进行思想与信息的交换,才能使自身保持健康、良性发展。思政课要在遵循中央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发展成就、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变化,不断优化和更新教材教法、方式方法等,以实现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科学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思政课唯有从大历史、大时代、大战略、大视野、大格局、大社会中,不断引入新实践、新模式、新案例,才能始终保持思政课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

  “大思政课”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资源再拓展、组织再升级,可视为思政课的新形态。从教学理念看,“大思政课”强调思政课的培根铸魂作用,注重在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调整了之前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的状况。“大思政课”不仅关注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而且关注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强调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活动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延展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并注重在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彰显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调通过丰富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理论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注重体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服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强调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实践行动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从教学资源看,注重把涵盖育人主体、场域、内容、形式、方式等多种类型教学资源进行综合运用,改变了传统思政课主要依靠教材、教参、教案等进行教学的状况,在教学资源整合运用上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综合性,不仅包括传统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而且包括科学精神、工业文化、美丽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专题实践教学基地,还包括新技术新应用,使得整合化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立体,更加具有感染性、互动性和可交互性;二是时代性,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实践性,注重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通过沉浸体验、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分工协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教学组织看,注重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更加重视社会大课堂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改变了只重视对课堂本身组织的状况。“大思政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现场教学、参观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强调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还注重课堂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讨论、辩论、合作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情感的共振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善用“大思政课”,使思政课充满生命力,保持鲜活度。要善于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课内与课外,打通校内与校外,善用世界大局、国家大势、社会大潮、生活大剧中的生动故事讲好思政课,让思政课既“顶天”又“立地”,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有深度又有厚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善于引入系统外的鲜活素材、鲜活实践、鲜活案例,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起来,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让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使其终身受益、毕生难忘。比如,近年来我国举办了冬奥会、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亚运会,留下了许多关于团结协作、敢于斗争、追求卓越、坚韧不拔等精神的鲜活素材、案例,有许多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就在大学生身边,要充分发掘、系统打磨,以大学生身边鲜活小故事讲好思政课大道理。

  要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和智慧,持续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线下与线上结合起来,实体与虚拟结合起来,把课堂讲授与体验学习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新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 李建华 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21-33]和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九期)研究项目[编号:SCU9090]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白酒能换汽车?20多国商人在浙江诸暨易博会“易货”

从分不清方向到岛内“活地图”,从腼腆大男孩到“办案小能手”,张立锟已把黄山馆当成了自己的家。对张立锟而言,过年是坚守,是服务,是辖区民众的幸福,是平平安安每一天。

山西省9610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破万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凝练概括,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把“六个必须坚持”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使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发挥政治保障作用。

【同心圆·“海”纳百声】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与利用,委员们这样说→

崔致远是韩国崔氏宗亲尊崇的先祖,也是中韩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1200多年前,崔致远到中国求学,后在扬州为官5年,留下了《桂苑笔耕》文集,他回国后,潜心研究汉学,成为韩国研究汉学的始祖,被誉为“东国儒宗”“新罗文化圣人”。2007年10月,以崔致远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在扬州建成开馆。

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香港论坛开幕

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郴州市安仁县的一家米业公司。该公司于2024年9月上线的无人值守智能采购系统,可对粮食进行快速检测、精准过磅、即时结算等,不仅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快速、准确、全面收集,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

(新春走基层)订单排到4月份 浙江宁波台企奋力冲刺“开门红”

老年人张某与其老伴于2008年书写了遗嘱,约定将来二人的房屋由孙子刘某继承。后张某患病,孙子刘某和妻子尽心尽力照顾其多年。张某在病情加重时将遗嘱内容告知长子刘某玉、次子刘某海和孙子刘某,长子刘某玉对遗嘱无异议,次子刘某海当时并未表态,孙子刘某当场表示接受该遗赠。老人去世后,次子刘某海表示刘某不是法定继承人,该遗嘱无效,且刘某也未在张某去世后的两个月内向其明确表示接受遗赠,故刘某不能继承该房屋的部分产权。刘某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遗嘱中属于张某部分的房屋由自己继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