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针刺

时间:2025-05-24 21:06:12 作者:闽台非遗大模型“文鸑”在厦门正式发布 浏览量:28846

  “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文学大家梁实秋在《忆青岛》中如是评价山东青岛。

  背依崂山,面向黄海,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的海滨城市青岛,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逛一逛热闹节会

扭一扭欢快秧歌

爬一爬海上仙山

走一走历史街区

赏一赏璀璨花灯

喂一喂翔集海鸥

尝一尝肥美海鲜

品一品现酿啤酒

……

  

青岛栈桥附近的海鸥。王子钦 摄

  春节的青岛,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街区兴味盎然,景点多姿多彩,青岛,正等待着与游人的邂逅。

01

美事

品民俗、赏非遗

  在青岛,有着农历初九“咬春”、十六“踩圆”的说法。

  所谓“咬春”,就是指赶萝卜会吃萝卜,“踩圆”则是赶糖球会吃糖球。萝卜·元宵·糖球会,是青岛历史最悠久、声势最浩大的民间盛事,可以说,青岛“开启春天”的方式之一,便是逛萝卜·元宵·糖球会。

  

糖球会上灯谜竞猜吸引民众驻足观赏。崔冬妮 摄

  

香甜的糖球是民众争相购买的食物。崔冬妮 摄

  这个春节,2024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于2月18日至2月25日举行,围绕“烟火气 国潮风 市北情”主题,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设置两大会场,推出“喜年荟”“国潮荟”“百艺荟”“好市荟”四大板块,共43项主题活动和200余项社区民俗文化活动。

  

糖球会上的工艺品备受民众青睐。崔冬妮 摄

  吃完萝卜、元宵、糖球,

  如何才能不长肉?

  答案是跟着欢快的锣鼓,

  扭一场热闹的胶州秧歌。

  “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清朝咸丰年间进士、山东青岛胶州人宋观炜留下诗句,描述了其所看到的当年胶州秧歌盛况。

  

欢喜热闹的胶州秧歌。陈龙 摄

  进入新时代,胶州秧歌历久弥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胶州秧歌,目前已经形成“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律动特色。

  这个春节,作为“中国秧歌之乡”的胶州开展“新春秧歌会”,组织当地的城乡秧歌队“欢喜过大年”。

  

胶州秧歌是当地民众从小掌握的“必备技能”。陈龙 摄

  

胶州市今春开展“新春秧歌会”。陈龙 摄

02

美景

登仙山、访老城

  除了美事,青岛的美景同样不容错过。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的青岛崂山,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

  崂山风光旖旎,最高峰海拔1132.7米,名为巨峰,又称崂顶,特点是高、陡。新年登高望远,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显然是一个极好选择。

  

崂山冬日胜景  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崂山巨峰摘星亭  崂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个春节,崂山为民众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举办崂山民俗文化展演、非遗项目体验、特色农副产品展销、“穿汉服追古风”主题活动、新年“刮刮乐”活动等,让民众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感受浓郁的崂山历史和民俗文化。

  

崂山为民众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除了登高望远,在青岛市市北区的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来一场当下流行的City walk(城市漫步)也未尝不可。

  

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打卡游客络绎不绝。崔冬妮 摄

  作为近代青岛民居的象征,里院是青岛“红瓦绿树”城市风貌与特色城市肌理的重要构成元素,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便是里院云集的群落。

  结合旧时里院间的“串里文化”“串院文化”,该街区创造新派里院生活体验场景,重现老城活力。

  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年味拉满”。该街区启动了“大鲍岛新春漫游记”活动,该活动跨越春节、元宵节等多个节日,利用“烟火气”与“新潮味”的交融,集聚超200家商户,为民众打造沉浸式的新体验、新场景。

  

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里火红的灯笼点亮街头巷尾。崔冬妮 摄

03

美境

喂海鸥、看花灯

  得益于当地近30年的“挽留海鸥行动”,眼下,每年在青岛越冬的海鸥达10万余只,正因如此,沿着海岸线漫步、喂一喂海鸥,是属于青岛的“专有浪漫”。

  

游客在青岛栈桥拍摄海鸥。王子钦 摄

  海鸥翩跹,游人欢笑,如今的青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绘就,“喂海鸥”成为当地的“保留节目”。

  而青岛喂海鸥的最佳去处,莫过于青岛市市南区的沿海一线。日前,市南区还启动“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

  此外,除了常规的在岸“喂海鸥法”,民众还可以在乘坐青岛旅游集团推出的“追鸥逐浪专线”出海,乘坐游船在海上体验“人鸥共舞”的美妙。

  

青岛的“追鸥逐浪专线”游船。青岛旅游集团供图

  

民众乘船体验海上“人鸥共舞”的美妙。青岛旅游集团供图

  如果说白天的青岛让人流连忘返,那么入夜的青岛则让人目眩神迷。

  作为青岛国际啤酒节主办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金沙滩啤酒城是亚洲最大的啤酒主题广场。

  花灯璀璨迎新春,金沙滩啤酒城的组组花灯绚烂耀眼,拉满节日氛围。

  

金沙滩啤酒城的花灯璀璨夺目。黄发集团供图

  这个春节,金沙滩啤酒城举行新春灯会,还有市集、演出、美食、运动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

  系列活动中,演出包括新春电音节,邀请知名乐队等驻场表演,同时还有“非遗”打铁花表演;运动娱乐则有雪上项目、碰碰车、海盗船等。

  

金沙滩啤酒城内的龙元素花灯。黄发集团供图

  除了金沙滩啤酒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即墨古城也在春节期间安排了诸多项目。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等,即墨古城距今有2500余年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如今,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城正散发新活力,满溢新潮年味。

  

即墨古城的节日氛围感十足。张涛 摄

  春节前后,即墨古城推出“年货大集”“新春庙会”“新春灯会”“新春演艺”“猜灯谜”“南门灯光秀”等系列特色活动。

  活动期间的即墨古城,除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还集合有非遗、民俗、手造等特色产品。

  此外,春节期间,即墨古城还推出戏剧展演、舞龙舞狮、即墨大秧歌、墨小牛巡游、县官巡游、县衙情景剧演绎等系列春节演艺节目。

  

即墨古城赏花灯。张涛 摄

04

美食

吃海鲜、哈啤酒

  无论哪里,作为常见海鲜的蛤蜊都是广受欢迎的美食,而于青岛所言,蛤蜊则是“必不可少”。

  在青岛人的餐桌上,蛤蜊有着自己的独特读音:蛤蜊不叫gélí,而是叫嘎(ga)啦(la)。青岛人独爱蛤蜊,“哈啤酒,吃蛤蜊”已然成为当地的一种生活方式。

  

蛤蜊是青岛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城阳区宣传部供图

  

肥美诱人的红岛蛤蜊。城阳区宣传部供图

  原汁蛤蜊、冰镇麻辣小蛤蜊、蛤蜊疙瘩汤、微波蛤蜊、蛤蜊水饺......青岛的蛤蜊做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在春节的年味餐桌上,蛤蜊有“七十二变”。

  为了新年讨个“好彩头”,许多青岛人会以蛤蜊为主原料开发创意菜式,比如取名为“超级给力”“超级吉利”的蛤蜊鸡等。

  说到蛤蜊,便不得不提青岛的啤酒,作为“黄金搭档”,在青岛,各式各样的啤酒始终是与蛤蜊一同出现的。

  青岛人喝啤酒不叫喝(he),而叫哈(há)。青岛人常说,当地有两种泡沫,一种来自大海,由浪花激荡而成,而另外一种,就是啤酒的泡沫了。

  

啤酒在青岛人餐桌上必不可少。青岛啤酒供图

  

民众可以从啤酒生产线直接打酒。青岛啤酒供图

  青岛的啤酒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各式各样”,比如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1903时光精酿工坊,拥有24种口味的啤酒,生产工艺各异。青岛的啤酒特点之二便是“鲜”,在青岛,想要喝啤酒,可以拿起杯子,直接从啤酒的生产线上去接。

青岛的啤酒种类多种多样。青岛啤酒供图

  有美事,有美景、有美境、有美食,然而,青岛的美远不止如此。青岛万般美,美美不相同,青岛更多的美,需要你亲自去寻找,切身去体会。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寻美之行”!

  欢迎来青岛!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州:举报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违法违规可获奖励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6日报道,仅南投集集镇就在一周内发生两起军人轻生案。据台军方通报,陆军兵工发展整备中心(兵整中心)武化翻修厂的一名潘姓下士于5日晚8时许失联。家人与军方报案后,警方通过定位系统于6日早上在兵整中心附近一路口旁发现潘的摩托车,随后在河边草地上找到他的尸体,颈部有明显刀伤。检方检验后称,现场并无他杀、外力介入致死嫌疑,确认为轻生案件。另一名家住南投集集的赵姓军人,上周五疑似为情所困,在集集拦河堰旁上吊。

第四届艺术品市场研究·青年论坛聚焦“变化世界中的艺术市场”

舞蹈方队中,“卓玛”们手持洁白的哈达,“扎西”儿郎们甩动藏袍,他们通过颤膝和辗转等步伐跳出极具特色的藏舞。舞蹈持续十余分钟,寒冷的室外,表演者呼出的气也已有形状,可他们依旧面带笑容。

晋阳湖畔扬帆起 首届帆船城市邀请赛燃动山西

当紧急呼叫按钮失灵,并且电梯内没有信号怎么办?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右安门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雪峰告诉记者,紧急呼叫按钮信号不灵,通过呼喊进行求助的警情不是偶发现象。

内蒙古赤峰迎来大范围降雪

2022年台南市议员选举时,谢财旺不再参选,由女儿谢舒凡承继政治香火以民进党籍参选。不料,王文宗竟伙同其好友、绰号“红龟”的洪政军,计划选前对郭再钦的公司及谢财旺服务处开枪,并商议由洪政军指挥执行,事后再由王文宗安排逃亡后援助事宜。

【澜湄印象】泰国汉语老师爱《唱脸谱》 站在讲台搭起两国桥梁

文昌村民为何如此喜欢排球?海南师范大学“排球教授”林明祥说,可能与当年返乡的华侨有关联。据记载,上世纪初,从南洋回文昌的华侨被聘为教员,传授排球技术。随着文昌中学排球队在全国多项排球赛事斩获冠军,排球在文昌乡村迅速普及,“中国排球之乡”由此得名。因“九人制排球”限制较少、观赏性更高,在文昌尤其盛行。如今排球这项运动被文昌人玩得花样百出,借助网络传播,文昌排球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