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高跟踩踏在线

时间:2025-05-22 16:11:25 作者:王毅会见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和 浏览量:5156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深圳报道

  【编者按】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向海图强看广东”深调研系列报道,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南沙为起点,沿着海岸线分别向西、向东出发,深入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市,解开“海上新广东”逐梦深蓝的发展密码。

  落日余晖下碧波斑斓,海平面上邮轮与货轮相向而行....。.站在“大湾区二号”游轮甲板远眺蛇口港,物流与客流在这片海域井然交汇,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与集装箱在交错间搭建出深圳海洋经济版图一角。

  作为南部海洋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2022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128亿元,同比增长3.9%,集聚涉海企业近3万家,形成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产业为支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海洋产业结构。其中,盐田、蛇口、福永等东、西港口群在深圳海洋交通运输及旅游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走访中获悉,位于深圳东部港区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是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2021年累计吞吐量已突破2亿标箱,而位于西部港区的蛇口港除了承载集装箱货运功能外,还建成蛇口邮轮母港,开通邮轮航线26条、邮轮目的地32个,截至2021年底服务邮轮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进入外贸承压、消费增长一度放缓的2023年,深圳港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深圳海事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1251.52万吨,同比增加6.56%。同期,深圳港的船舶流量达到47.74万艘次,同比增加29.63%,其中载客船舶进出港11.91万艘次,同比增加188.96%。

  “感受很好!还会再来!”3小时航程结束,走下“大湾区二号”的湖南游客廖永(化名)仍意犹未尽。在他身后,新一波游客正等待登船,新一批集装箱也在不远的码头处等待装卸。在货轮与邮轮的往返交复之间,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轮廓逐渐清晰。

  物流“蓝色干线”延伸内陆

  从盐田国际办公楼的窗口向下望,各色集装箱陈列于港口码头,来往的集装箱船舶与货柜车,以及不远处的铁路场站,串起这条国际物流干线的关键一环。

  “背靠惠州、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群重要货源地,盐田国际每周提供近百条航线去往全球各地,也是华南地区欧美航线最密集的港区,平均每天4班去欧洲、6班去美国。”盐田国际商务部高级经理王喆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道。

  据悉,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盐田港区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2023年以来,盐田国际已先后迎来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标箱级别集装箱船舶首航,数量居华南之首。

  为满足大批量货物流转需求,王喆表示,目前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拥有20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以及417公顷的堆场用地,配备了268台龙门吊机,并打通进闸通道44条、出闸通道33条,确保高峰期每日近2万辆货柜车顺畅进出港,“盐田港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也正在建设中,未来将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作业港口。”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随着近年全国各地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制造业产业链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城市延伸,盐田港的物流干线也进一步向内陆城市拓展。

  “目前全国除了长、珠三角经济带外,西南地区可能是这两年最热门的一个投资地,也是一个最新的资本高地。”王喆表示,为进一步链接内陆货源地,近年盐田国际已先后开通平湖南、醴陵、江门、南昌等内陆港,推动水水、海铁联运进一步完善。

  “近5年我们和很多内陆地区都合作建设了内陆港,客户把货交到内陆港后,相当于就交到了盐田,所有手续都可以在内陆港完成,进出口货物可直达盐田港出海。”王喆表示。

  据介绍,截至目前,盐田国际已开通16条驳船支线、6个驳船组合港、12个内陆港和30条海铁联运线路,“莞盐组合港”、“盐田-江门海铁联运”班列、“东莞-盐田-香港”海铁联运快线等也已正式投入运营,服务覆盖大湾区、华中及西南地区。2023年上半年,盐田国际海铁联运累计完成标箱量同比增长15%。

  依托东、西港口群,《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也将“打通内外循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及高端服务中心”列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首项发展策略,明确提出要促进港航业多元综合发展,提升航道通航能力,推进港口联运和运营全球化布局,打造全球航运服务节点枢纽。

  大湾区“3小时邮轮经济圈”

  与集装箱物流干线交错的盐田港不同,在深圳西部港区建成的蛇口邮轮母港,则为深圳带来了更多海上客流。

  刚刚从天津飞抵深圳的张静(化名)就将此行首个行程安排在了邮轮上,“我们主要是想近距离看看港珠澳大桥。(邮轮)体验挺不错的,深圳这城市很美,最近天气也很适合休闲度假。”

  张静搭乘的是2021年开航的“大湾区二号”微游轮,具备大型邮轮(万吨级)的观光、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同时又保持着相对较小的船型(千吨级)和较大的运营弹性,目前已开通港珠澳大桥、深圳湾、前海湾、探访深中通道和环桂山岛、穿港珠澳大桥等5条湾区海上游航线。

  据统计,自2020年8月26日由招商局邮轮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邮轮”)打造的首艘综合性微游轮“大湾区一号”投入运营以来,在蛇口邮轮母港开展的“海上看湾区”高端微游轮项目已累计开航4565艘次,接待旅客82.7万人次。

  除微游轮项目外,作为国内首个具有国际中转功能的海港客运口岸,蛇口邮轮母港也先后开通了前往国内三亚、香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的邮轮航线26条、邮轮目的地32个,并与丽星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地中海邮轮等12家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合作引入18艘国际著名邮轮靠泊。自2016年开港至今,蛇口邮轮母港共接待游客超过3080万人次,其中邮轮游客超103万人次。

  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聊起未来是否还会选择邮轮旅游项目时,廖永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以前也坐过意大利邮轮到日本、韩国旅游,这次听朋友介绍来体验一下‘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主要是奔着能穿过港珠澳大桥来的。整体体验也很好,一路上又有音乐秀、又有魔术表演,节目很丰富,很适合外地自由行游客过来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深圳外,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也积极开拓邮轮旅游市场。目前,大湾区内已建有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香港启德邮轮码头三大邮轮母港,湾区港口彼此连接,形成了“3小时邮轮经济圈”。

  而随着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全面恢复进出中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中国邮轮旅游消费市场也有望迈入加速复苏周期。

  月前,在2023第四届广州邮轮发展圆桌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炜航预计,2023年国内邮轮游客量将达20万人左右,约恢复到2019年的1/10,2024与2025年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26年起中国邮轮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发展期。 【编辑:朱延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德保壮族提线木偶戏:南国民间艺术奇葩

对于此次的两大剧种联袂献艺,京剧秦腔合班同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杜金根表示,尚小云先生与陕西渊源深厚,他曾担任陕西省京剧院首任院长,梅兰芳先生、梅葆玖先生也与陕西的戏曲演员有过多次交流合作。今天两院的交流演出,是对京剧、秦腔艺术交流历史的延续。

【我是Z世代】诗词达人以“诗”为镜:我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孙辉在广内街道、白纸坊街道做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广工作,所在项目部累计服务两个街道周边社区老人5000余人次,建立社区为老服务群,涵盖老人共计1000余人,入户为老人助洁360小时、助浴48次,为老人提供陪同就医服务260个小时,有效解决了老人及其家属的急难愁盼问题。

两部门再次预拨3.1亿元 支持5省区市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王毅说,中日两国领导人去年底达成重要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指引。希望日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中日关系,认真妥善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等阻碍双边关系正常发展的问题,坚持和平发展的既定方向,共同推动中日关系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

厦门8月10日电 (杨伏山 刘琪)步入超百平方米XR大空间,借助VR设备一秒置身鼓浪屿元宇宙,沉浸式欣赏这座海上花园的数智风光;在“琴岛奇遇”里穿越时空,化身故事的“主人公”在剧情里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和历史人文的融合交汇……

“这次能在家门口传递亚运圣火,感到非常幸运,生逢盛世,迎盛会。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一线职工一定要把亚运的拼搏精神在工作中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公益志愿者,要一如既往的帮助我们身边的困境儿童,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和温暖。薪火相传,传递的不仅是亚运的体育精神,还有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和美德。”当日,参与火炬传递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行政专员黄美媚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