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看的免费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2 14:40:01 作者: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 浏览量:29132

  【东盟专线】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中新社广西梧州3月9日电 题: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作者 张广权 杨志雄

  近年来,广西梧州蛇伤疗法“飘洋过海”走出国门,惠及东盟民众。

  “在接受治疗后,他们的疼痛明显减轻,伤口迅速愈合,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柬埔寨王国高棉—苏维埃友好医院的医师成·布湛便曾师从“中国蛇医泰斗”余培南,并将学到的常见毒蛇咬伤诊疗技术带回柬埔寨。

  “应用世代传承的中草药及制剂,通过外敷、内服等方式对蛇伤患者进行救治。”据梧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药师梁波介绍,梧州蛇伤疗法简便有效,其药源易得,效果明显,在中国及东盟偏僻、边远山区具有西医治疗手段无可替代的优势。目前,梧州蛇伤疗法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主任伍颖光表示,为加强与东盟各国在蛇伤救治学术上的交流,促进蛇伤救治技术水平共同提高,近年来,梧州市中医医院面向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举办“一带一路”东南亚蛇伤骨干医生培训班,为其培养蛇伤骨干医生。“这些医生回国后利用中医药技术救治本国蛇伤病人,取得良好效果。”伍颖光说,目前,在东盟国家,梧州蛇伤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东盟国家的毒蛇种类和广西基本相似,为蛇伤多发区之一。”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专家曾昭介绍说,蛇伤是威胁东盟各国民众生命健康的一大病种,当前,医院正着力探索建立跨国医疗合作机制,为东盟国家的蛇伤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医疗服务。

  蛇伤专科是梧州市中医医院最具特色的品牌之一。该院于1980年建立中国首个蛇伤专科。多年来,以“中国蛇医泰斗”余培南为首的医疗团队在院收治各种毒蛇咬伤病例逾万例,治愈率达99.2%。

  “目前,在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的众多医疗机构,仍未设立有专门治疗蛇伤的科室。”悬壶济世近60年,余培南曾多次赴东盟开展医学交流,亲见蛇伤患者因缺乏专业救治而痛苦挣扎,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境。目前,余培南致力于将蛇伤疗法汇编成书,“希望为后世记载更多中草药蛇伤疗法,推动中草药蛇伤疗法走向世界,为中国及东盟蛇伤患者带去希望和生机”。

  梧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罗威表示,梧州市中医医院现已建成中国国内首个蛇伤数据库,主要包括病案资料收集、蛇伤诊断、多元化治疗方案、抗蛇毒血清库存数据、可视化数据中心、数据查询统计及分析等模块,为医疗人员开展科研和多方诊疗合作提供集成平台。

  “期待未来与东盟各国一道共建共享蛇伤数据库,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共同应对蛇伤等公共卫生挑战。”罗威表示,下一步,医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医疗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梧州蛇伤疗法知名度和影响力。(完) 【编辑:卢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证监会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

据介绍,近月制动是月球卫星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次轨道控制。卫星必须在靠近月球时实施“刹车”制动,将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

涨幅超过黄金 白银能否成为下一匹“黑马”?

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拔得头筹的法国公司是法国电力集团。2021年11月,由该集团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建设运营的江苏东台五期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创了国内中外合资建设海上风电的先河。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法双方团队克服了台风频发、海缆长、工序交叉多、施工船机短缺、有效窗口期短等难题,最终提前3个月完成建设任务。据统计,该项目年发电量约14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省标煤44.1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3.75万吨、二氧化硫1704吨。

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7667.1亿元 多项数据增速保持稳定

“确诊了感染的是什么病毒,再对症治疗。”陈运彬表示,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滥用抗病毒药物的倾向,这不仅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治疗作用,还可能让人体对此类药物逐渐产生抗药性,一旦真正需要使用时,效果或大打折扣。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中老铁路通车3年,全段累计发送旅客4292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741.76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货运1074.41万吨,有效促进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中老铁路的顺利运营离不开铁路人才,尤其是老挝段对属地化人才的培养。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多批次招聘老挝员工,通过举办各类岗前培训班、技能提高班和“一对一”导师带徒、技能比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铁路人才,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长三角液货船船员实践基地在南京揭牌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越秀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过去一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超38%,高新技术企业营收超1500亿元,中科云图、拿火科技等企业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中心、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