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冰女王丝袜调教

时间:2025-05-22 17:51:19 作者:广西国际矿业展览会在南宁开展 浏览量:19238

  中新社珠海11月15日电 题:中国航展的“国际范”

  中新社记者 李纯 蔡敏婕

  中国航展的全称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本届航展期间,多位外企参展商代表、外国观众在与记者交流时都谈到,中国航展“国际范”的特点愈加明显。

  数据显示,本届航展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企业参展。其中,俄罗斯、法国、美国、沙特、意大利以展团形式参展,境外展商159家,比上届航展增长了104%。

  “这次展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UEC)新闻处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我们看到了各国展示的大量高科技产品”。这位负责人也表示,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计划今后继续参加中国航展。“中国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正处于技术进步的顶峰”。

  “我们在航展上看到来自越来越多国内外的参展企业和愈加丰富、先进的产品、技术。”斯凯孚中国区副总裁杨军表示,中国航展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中国航空业巨大的契机,吸引全球业界的关注,快速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展,“中国航展是世界航空业汇聚的舞台”。

  杨军表示,展期内,有更多国家的专业观众来到参展商展位,进行咨询、洽谈和沟通。这既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交流,也是加深各方对市场认识的宝贵机会。期待有更多机会在中国航展这个平台上展示该公司的民用航空解决方案,同时与业界同仁交流,共享知识和经验。

  令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布莱恩特项目首席学术负责人科瑞·泰勒·拉尔森(Corey Tyler Larsen)惊讶的是,本届航展出现了许多无人装备。他说,在展馆内看到了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展品,“中国航展已经非常国际化了”。

  有专家指出,中国航展是国际性航展,世界各国参展商都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各型战机的表现。

  比如,俄罗斯派出先进装备参展,吸引不少关注。

  其中,阔别8年,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以全新面貌回到中国航展。6架苏-35S重型战斗机和1架苏-30SM为现场观众奉上一系列高难度特技飞行动作,上演全新换装后在中国的首秀。

  参展的俄罗斯隐身战机苏-57更是引人注目。据介绍,该型飞机能够在极低速状态下做出一般飞机无法完成的超机动动作。本届航展期间,苏-57也在飞行表演中展示出空中零半径盘旋“落叶飘”等绝技。而且,驾驶苏-57的是俄罗斯传奇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这位年逾六旬的俄罗斯首席试飞专家“一人一机”前来参展,也为本届中国航展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国际航展之一。”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驻中国代表拉斐尔·保罗·库柏(Raphael Paul Cooper)表示,他在中国航展上看到了许多国家的参展企业,这是中国航展日趋国际化的体现。

  “如果我想看到航空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那中国航展肯定是我的目的地,不仅是对亚洲,而是对全世界来说。”库柏说。

  对于特洛伊·欧内斯特·斯奈德(Troy Ernest Snyder)而言,他很期待在中国航展上看到首次亮相的新型飞机,但航展的内容“超出了我所有的预期”,“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许多关于太空和其他行业的内容,这让我觉得超级兴奋。”

  作为珠海科爱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长,斯奈德认为,本届中国航展上有关太空探索的内容很有教育意义。航展有许多内容可观,也有来自许多国家的人们参展观展,每一届的规模都有所增长。希望中国航展能够沿着当前的道路走下去,继续发展。(完)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跨省换工作,医保关系如何转移?北京市医保局解答

(巴黎奥运)巩立姣:用24年书写10秒的热爱

对运动员而言,十年跨度太过漫漫,长到其中很多人赌上职业生涯也没能匹及这个计量单位。行过一旬,陈清晨的名字后面依旧写着贾一凡,一如昨天。拍摄平面硬照被摄影师问到搭档多久后,陈清晨和贾一凡说道,“十年”。二人嘴角几乎上扬了相同的角度,画面随之定格。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启动仪式上,中核集团介绍了集团公司国际传播情况、宣传文化中心相关工作和融媒体中心情况,播放了集团公司宣传片和“核靠普”科普视频。中国核电、中核工程、中国同辐分别介绍了核能发展综合利用情况、ITER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核技术应用产业情况。

走进南浔古镇:练市高杆演绎水上“传奇”

“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不断优化大湾区快速货运班列开行站点和开行频次,往成渝地区由原来的1天开行1列,增加到1天开行3列,保障每天有更多、更密的班列通往成渝地区,为公转铁提供更多更好的铁路运输产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广铁集团货运部多式联运营销室主任盘栋源说。

同心团结向未来:港澳青年浙江行于乌镇正式启动

姥爷居住的郓城县大力赵村,有不少年轻人都将田地出租外出谋生,但王政勋的姥爷却十几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侍弄土地。“人要吃饭,地总要有人去种。”这话王政勋曾听姥爷说过多次,但这次他的体会更深切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