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美之家论坛。

时间:2025-05-22 17:27:57 作者:学习·知行丨习近平总书记情牵“中华文化瑰宝” 浏览量:82069

  “扩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和投资。有必要迅速、大幅增加气候资金,使其跃升至万亿美元量级。”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中,明确提到钱的次数很少,这是最大的一笔。

  2024年几乎肯定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气候变化议题成为G20峰会讨论的一大焦点。

  “在里约热内卢开会的领导人们,必须同意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危机所需的资金,否则将面临浩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日前表示。

  与峰会几乎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COP29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核心议题是破解资金难题。

  发达国家于2009年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但长期口惠而实不至。

  这一承诺即将于2025年到期,也就意味着,今年正是讨论把目标金额再度调高的时候。

  联合国召集的专家小组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2.4万亿美元以满足气候和发展需求。

  从“千亿美元”大幅跨越到“万亿美元”,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新一届美国政府还可能会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对三里河表示,若美国政策急转弯,合作将受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在某些国家“开倒车”的同时,中国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领导者。

  据《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乔纳森·潘兴表示,现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中国。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中国定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积极践行者。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资金和技术是关键支撑。

  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的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同一片蓝天下,应对气候变化还需更多国际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中国还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一大批惠民生的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为当地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中国大力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同时给予广大发展中国家帮助和支持。”万喆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全球领先,技术优势可大幅降低成本,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

  共同的挑战,相同的愿景。各国如何携手走出一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绿色之路,已刻不容缓。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海关探索跨关区AEO同培共育

有专家表示,中东消费者对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有着旺盛需求,而且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中国科技企业在中东地区可以找到很多合作伙伴和投资者,把在中国本土培育的商业模式向中东市场推广。像跨境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新能源汽车等,在中东市场都广受欢迎。来自中国上海的参会者卢刚说,“这边有很多市场,很多场景是适合中国的科技公司过来做更多的一些市场开发的,因为在某些领域,中国的科技已经是全球领先的,到这边一定有市场在。那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的,我觉得,希望看到更多的这边的资本能够去投资中国的科技企业,帮助他们去做国际的业务。”

奥运冠军为“全球街舞接力show”活动热情打call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渝怀铁路黔江站450万吨铁路货场扩能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并成为渝东南地区一个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站点。黔江站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进一步助力相关企业降本增效。

30声枪响,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所谓“资政”和“政策顾问”,均为台当局领导人身边的顾问职位,按现行规定,都是“无给职”(没有固定薪水或酬劳的职务),主要承担建言献策工作,是台当局领导人就公共政策等请益、咨询的对象,属于一种身份地位高、受人尊崇的荣衔。

中新健康丨国家药监局:阿胶当归胶囊和芪参补气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

大桥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项目建设团队通过内箱智能养生、外箱全过程养护,确保梁体温差保持相对恒定状态及相对零外部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台湾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做心脏手术 叹要“做一个更好的人”

2月29日12时许,北海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报告,一名游客在涠洲岛突发心梗,危在旦夕。由于受寒潮大风影响,当天北海—涠洲岛航线已全天停航,岛上常用交通工具均无法实施此次救援。为争取救援黄金时间,北海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协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派出直升机,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